96%的数据库还没有上云,用户顾虑什么?

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数据视为核心资源,数据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数十年来,企业依靠数据库来存储和组织数据,各种各样的应用都依赖于数据库这一强大的技术发展、创新。

可以说,每个应用都需要数据库。

传统的本地部署的关系型数据库RDS产品不但许可成本高,更新、服务等也需要更多的费用,而且很难管理,用户要去设置、调优、容错、打补丁等,需要雇佣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员,造成数据库的管理、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解决这一顽疾的一大方向就是数据库上云。在2021年,数据库技术呈现五大发展方向。

更多企业选择数据库上云

大概十年之前,AWS发布了数据库托管云服务,云数据库开始快速发展。此后,本地数据库向云上迁移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云数据库成为数据库市场增长的最快的领域。

AWS已经将其所有应用从甲骨文数据库迁移到自己的云数据库上,已有35万的用户数据库迁移AWS上。

超过十万客户选择在Amazon Aurora上运行数据库工作负载,客户既可享受与具有最高等级的商业数据库一样性能和可用性,而且花费却仅需商业数据库的十分之一,这也使之成为AWS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数据库服务。

虽然关系型数据库RDS市场也呈现增长态势,但其增长源于固有市场的升级、服务等方面。目前大部分的关系型数据库仍然是本地部署的,并由像甲骨文、微软、IBM等传统数据库供应商提供。

相对于本地部署的数据库,数据库上云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第一,云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库服务在成本上大大低于商业数据库,性能上也得到了优化;

第二,最为关键的是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门槛,用户只需专注于业务,维护等技术工作交给云服务商就可以了。

Gartner的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使用云来托管数据库,云基础设施和服务正迅速成为数据管理的默认选择。

到2022年,绝大多数数据库将被部署或迁移到云平台上,只有25%将选择在本地部署,5%会被考虑从云平台回归到本地。

Gartner将这一趋势归因于数据库被用于分析的场景增加, SaaS 模型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等。

毫不否认,目前仍然有高达96%的数据库应用还没有迁移到云上,依然被绑定在原有的License模式的本地部署的数据库下。

数据库也要云原生

随着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数据库越来越不能适应云在扩展性、可靠性和规模化的优势,数据库在向“云+数据库”的方向演进的过程中,“云原生”数据库应运而生。

腾讯云副总裁李纲认为,云数据库的发展,目前正在经历从第一阶段“数据库上云”,即从数据库到云数据库,到第二阶段“从云数据库到云原生数据库”的变革,“云原生”正是腾讯云数据库重要的架构体系。

从不同企业的实践来看,云原生数据库呈现多方面的优势。

原生数据库具有高性能和高度兼容的优势,敏捷、灵活的部署能力,可以让企业像使用水、电、煤一样使用云数据库,从而降低企业上云门槛、提升上云进程,更好地应对智慧时代复杂的业务场景,将腾讯云原生技术普惠用户。

云原生数据库具有数据库引擎加云存储的计算与存储分离架构,能对数据库进行全生命周期智能自治管理的优化与调优,以及实现按真实使用量计费的商业模式。

云原生数据库补齐了云原生应用的短板,让云原生应用发挥自己的潜,给用户带领更大的敏捷性,更好的性能和更经济的成本。

从上云到云原生,云技术普惠加速企业上云进程。

开源适应更多样化需求

诞生接近五十年的数据库世界正在上演一场大戏。一方面,传统的商业数据库系统,虽然依然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但是用户系统数量减少,排名靠前依然是Oracle、SQL Sever、DB2、Microsoft Access这几个老面孔,增长乏力。

另一方面,开源数据库数量逐渐增多,种类增加,应用扩大,与商业数据库几乎平分天下。

伴随着商业数据库市场发展所形成的巨大许可成本压力,开源数据库因倡导群策群力、免费应用而日益壮大。

根据DB-Engines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商用数据库与开源数据库所占的市场份额日渐趋近对半分的程度,分别接近50%的份额。

开源和商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因为市场需求多样化,开源数据库产品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满足用户数据处理方面的需求。

从集中式到分布式,从SQL到NoSQL到NewSQL,从关系型到非关系型,从支持结构化数据到支持非结构化数据,从事务处理到事务分析,到时间序列等,开源数据库遍地开花,出现多种多样的数据库类型。

同时,在不同领域,更是出现了像MySQL、PostgreSQL、MongoDB、Apache Cassandra这样的明星数据库,在Web开发人员方面已经长期得分。

开源数据库把数据库应用的成本降下来了,让更多的企业能够用得起数据库。开放源代码软件100%地节省了许可费用,而且开放源代码数据库也大大节省了硬件成本。

如果全部拥抱开放源代码软件的话,企业可以通过从Oracle转移到像MongoDB这样的数据库节省70%的成本。

在AWS平台上,运行Oracle的标价(RDS)是每小时25.68美元。运行PostgreSQL或MySQL(RDS)的价格是它的1/8到1/10。

国产数据库“成长”惊人

2020年11月发布的Gartner数据库魔力象限报告中,中国数据库厂商占据三席,分别是阿里、腾讯、华为,标志着国内数据库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阿里云首次挺进全球数据库第一阵营——领导者象限,这也是中国数据库40年来首次进入全球顶级数据库行列。

随着国内云厂商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数据库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也取得重大突破,对本土客户的需求将会有更好地适应和匹配,数据库国产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

除了参与到国际权威机构评估外,国内厂商也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评测之中。这其中以阿里Oceanbase打破TPC-C、AnalyticDB打破TPC-H、TPC-DS为代表。

国内云厂商的数据库产品积极参与多海外市场竞争。随着更多的海外区域的部署、更多的客户案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外用户使用到了中国的数据库产品。

特别是在亚太市场,国内云厂商产品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并且保持了快速的发展,正向全球市场进行突破。

在应用场景上,线上应用,国产数据库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力,更多的企业客户将自己的核心业务构建在云端。以阿里双11为例,这不仅是一场购物狂欢节,也是一次技术大考。通过构建在阿里云的数据库产品,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与此同时,本地应用上,以数据库技术高地著称的金融客户,也开始尝试使用国产数据库。

从阿里的OB、PorlaDB、ADB,华为的GaussDB,腾讯的TDSQL等云产品,到TiDB、SequoiaDB、GoldenDB等,在金融客户中逐步推广。

目前腾讯云数据库已在金融行业大规模落地应用,包括平安银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国产化、人保财险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张家港农商行的核心系统数据库国产化落地等典型案例。

国产数据库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产品不仅符合国产化要求,还积极融入国产生态系统,可适配上下游一系列国产软硬件。

无服务器数据库花开国内外

Serverless无服务器技术快速增长,离不开无服务器数据库的打底。

AWS在无服务器技术和数据库上都走在业界前例。

2018年,Amazon Aurora Serverless问世,其中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1可在5到50秒内扩展数据库容量,在需要时每次将容量翻倍,且由于它是无服务器的,客户也无需操心数据库容量管理。

2020年推出的升级版本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2能够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将数据库工作负载扩展到数十万个事务。

它能精细化调整容量,而不是每次需要扩展工作负荷时都将容量翻倍,从而为满足应用程序需求提供合适的数据库资源。

今年4月,腾讯云正式发布国内首个Serverless数据库新品——PostgreSQL for Serverless。相比普通云上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最快1秒完成部署,成本降低70%。

12月腾讯云发布自研云原生数据库CynosDB Serverless,是国内首款计算和存储全Serverless架构的云原生MySQL数据库。

无服务器数据库目前已被成千上万的客户用作高效益的数据库选项,以应对低流量、间歇性或不可预知流量的应用需求。

客户只需为使用的容量付费,与按高峰负载而配置的容量成本相比,可以节省数据库成本。

在新场景方面,无服务器数据库能够有效支持开发、测试环境低频数据库使用场景,IoT、边缘计算等不确定负载场景,以及小程序云开发、中小企业建站等SaaS应用场景。

无服务器数据库能够实现无感扩缩容,能够让企业用户像使用 水、电、煤一样使用云数据库,并按实际使用量计费,不用不付费,将为数百万开发者带来更灵活的业务开发模式、更快捷的上云体验,以及更大空间的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