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Vite知识体系-项目性能优化

对于项目的加载性能优化而言,常见的优化手段可以分为下面三类:

  1. 网络优化。包括 HTTP2DNS 预解析PreloadPrefetch等手段。
  2. 资源优化。包括构建产物分析资源压缩产物拆包按需加载等优化方式。
  3. 预渲染优化,本文主要介绍服务端渲染(SSR)和静态站点生成(SSG)两种手段。

一、网络优化

1. HTTP2

传统的 HTTP 1.1 存在队头阻塞的问题,同一个 TCP 管道中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 HTTP 请求,也就是说如果当前请求没有处理完,其它的请求都处于阻塞状态,另外浏览器对于同一域名下的并发请求数量都有限制,比如 Chrome 中只允许 6 个请求并发(这个数量不允许用户配置),也就是说请求数量超过 6 个时,多出来的请求只能排队、等待发送。因此,在 HTTP 1.1 协议中,队头阻塞请求排队问题很容易成为网络层的性能瓶颈。

HTTP 2实现能力:

  • 多路复用。将数据分为多个二进制帧,多个请求和响应的数据帧在同一个 TCP 通道进行传输,解决了之前的队头阻塞问题。
  • Server Push,即服务端推送能力。比如对于一个 html 的请求,通过 HTTP 2 我们可以同时将相应的 js 和 css 资源推送到浏览器,省去了后续请求的开销。

在 Vite 中,可以通过vite-plugin-mkcert在本地 Dev Server 上开启 HTTP2

插件的原理也比较简单,由于 HTTP2 依赖 TLS 握手,插件会帮你自动生成 TLS 证书,然后支持通过 HTTPS 的方式启动,而 Vite 会自动把 HTTPS 服务升级为 HTTP2。

其中有一个特例,即当你使用 Vite 的 proxy 配置时,Vite 会将 HTTP2 降级为 HTTPS,不过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vite-plugin-proxy-middleware插件解决。

vite-plugin-mkcert插件仅用于开发阶段,在生产环境中我们会对线上的服务器进行配置,从而开启 HTTP2 的能力,如 Nginx 的 HTTP2 配置。

2. DNS 预解析

通过 dns-prefetch 技术将这一过程提前,降低 DNS 解析的延迟时间,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href 为需要预解析的域名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s://fonts.googleapis.com/"> 

一般情况下 dns-prefetch会与preconnect 搭配使用,前者用来解析 DNS,而后者用来会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建立 TCP 通道及进行 TLS 握手,进一步降低请求延迟。使用方式如下所示: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link rel="preconnect" href="https://fonts.gstatic.com/" crossorigin>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s://fonts.gstatic.com/">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 preconnect 的 link 标签一般需要加上 crorssorigin(跨域标识),否则对于一些字体资源 preconnect 会失效。

3. Preload/Prefetch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 Preload 方式进行预加载,即在资源使用之前就进行加载,而不是在用到的时候才进行加载,这样可以使资源更早地到达浏览器。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link rel="preload" href="style.css" as="style">
<link rel="preload" href="main.js" as="script">

其中我们一般会声明 hrefas 属性,分别表示资源地址和资源类型。Preload的浏览器兼容性也比较好,目前 90% 以上的浏览器已经支持。

预加载原生模块:

与普通 script 标签不同的是,对于原生 ESM 模块,浏览器提供了modulepreload来进行预加载: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link rel="modulepreload" href="/src/app.js" />

仅有 70% 左右的浏览器支持这个特性,不过在 Vite 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一键开启 modulepreload 的 Polyfill,从而在使所有支持原生 ESM 的浏览器(占比 90% 以上)都能使用该特性,配置方式如下:

代码语言:ts
复制
// vite.config.ts
export default {
  build: {
    polyfillModulePreload: true
  }
}

Prefetch预加载其他页面资源

代码语言:ts
复制
<link rel="prefetch" href="https://B.com/index.js" as="script">

这样浏览器会在 A 页面加载完毕之后去加载B这个域名下的资源,如果用户跳转到了B页面中,浏览器会直接使用预加载好的资源,从而提升 B 页面的加载速度。而相比 Preload, Prefetch 的浏览器兼容性不太乐观,小于78%

资源优化

1. 产物分析报告

为了能可视化地感知到产物的体积情况,推荐用rollup-plugin-visualizer进行产物分析

2. 资源压缩

有这样几类资源可以被压缩处理: JavaScript 代码CSS 代码图片文件

JavaScript 压缩

在 Vite 生产环境构建的过程中,JavaScript 产物代码会自动进行压缩,相关的配置参数如下:

代码语言:ts
复制
// vite.config.ts
export default {
  build: {
    // 类型: boolean | 'esbuild' | 'terser'
    // 默认为 `esbuild`
    minify: 'esbuild',
    // 产物目标环境
    target: 'modules',
    // 如果 minify 为 terser,可以通过下面的参数配置具体行为
    // https://terser.org/docs/api-reference#minify-options
    terserOptions: {}
  }
}

Target 也会影响压缩成果,为了达到极致的压缩效果,压缩器一般会根据浏览器的目标,会对代码进行语法层面的转换,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代码语言:ts
复制
// 业务代码中
info == null ? undefined : info.name

如果你将 target 配置为exnext,也就是最新的 JS 语法,会发现压缩后的代码变成了下面这样:

代码语言:ts
复制
info?.name

为了线上的稳定性,推荐最好还是将 target 参数设置为ECMA语法的最低版本es2015/es6

CSS 压缩

对于 CSS 代码的压缩,Vite 中的相关配置如下:

代码语言:ts
复制
// vite.config.ts
export default {
  build: {
    // 设置 CSS 的目标环境
    cssTarget: ''
  }
}

默认情况下 Vite 会使用 Esbuild 对 CSS 代码进行压缩,一般不需要我们对 cssTarget 进行配置。

不过在需要兼容安卓端微信的 webview 时,我们需要将 build.cssTarget 设置为 chrome61,以防止 vite 将 rgba() 颜色转化为 #RGBA 十六进制符号的形式,出现样式问题。

图片压缩

一般使用 vite-plugin-imagemin来进行图片压缩

产物拆包

如果不对产物进行代码分割(或者拆包),全部打包到一个 chunk 中,会产生如下的问题:

  • 首屏加载的代码体积过大,即使是当前页面不需要的代码也会进行加载。
  • 线上缓存复用率极低,改动一行代码即可导致整个 bundle 产物缓存失效。

而 Vite 中内置如下的代码拆包能力:

  • CSS 代码分割,即实现一个 chunk 对应一个 css 文件。
  • 默认有一套拆包策略,将应用的代码和第三方库的代码分别打包成两份产物,并对于动态 import 的模块单独打包成一个 chunk。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manualChunks参数进行自定义配置

按需加载

在一个完整的 Web 应用中,对于某些模块当前页面可能并不需要,如果浏览器在加载当前页面的同时也需要加载这些不必要的模块,那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对路由组件进行动态引入,比如在 React 应用中使用 @loadable/component 进行组件异步加载

当然,对于组件内部的逻辑,我们也可以通过动态 import() 的方式来延迟执行,进一步优化首屏的加载性能

预渲染优化

而 SSG 可以在构建阶段生成完整的 HTML 内容,它与 SSR 最大的不同在于 HTML 的生成在构建阶段完成,而不是在服务器的运行时。SSG 同样可以给浏览器完整的 HTML 内容,不依赖于 JS 的加载,可以有效提高页面加载性能。